中醫(yī)專家支招:炎炎夏日如何養(yǎng)護脾胃
炎炎夏日,中醫(yī)專家支招暑熱難耐,炎炎人們常會覺得不思飲食、夏日渾身倦怠,何養(yǎng)護脾加之飲食貪涼又長期坐在空調房內缺乏運動,中醫(yī)專家支招這種不規(guī)律的炎炎生活方式很容易傷及脾胃,不注意將影響消化功能。夏日因此,何養(yǎng)護脾夏季調養(yǎng)脾胃很重要。中醫(yī)專家支招
中醫(yī)認為“胃主受納、炎炎脾主運化”,夏日即胃能接受容納食物,何養(yǎng)護脾脾具有消化吸收食物的中醫(yī)專家支招功能。兩者共同完成食物的炎炎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,從而滋養(yǎng)全身,夏日故稱脾胃為“后天之本”。夏季人體脾胃的運化功能極易受到暑濕邪氣的影響,導致脾胃失調,從而導致食欲下降、倦怠乏力,甚至引起消化不良。
那么夏天脾胃失調引起的消化問題如何有效解決,我們又該如何調理脾胃,脾胃虛弱人群應該要注意哪些生活習慣?
一、注意日常脾胃調理養(yǎng)護
1、多食黃色食物-入脾
合理選擇膳食,多食黃色食物。黃色食物入脾,選用玉米、南瓜、紅薯、黃豆、小米等食物,有助于健脾胃。夏天水果蔬菜多,選擇對身體有益的果蔬更容易調理好脾胃。
2、注意飲食,禁生冷
強健強健脾胃,必須要忌吃生、冷、刺激偏大食物。特別是驟然食冷,輕則損傷脾胃導致食欲下降,重則導致胃腸功能紊亂、腹痛腹瀉,這也是夏季胃腸型疾病尤其多見的原因。
3、忌情緒波動過大
夏季因天氣炎熱,情緒也容易暴躁,不僅影響人際關系,也會嚴重影響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轉,從而導致身體受損。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保證心態(tài)平和。
4、適當鍛煉
中醫(yī)有“以動助脾”的養(yǎng)生觀念,飯后休息至少10分鐘慢走,有助于增強脾胃功能,促進消化。
5、養(yǎng)生保健
足三里是“足陽明胃經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每日按揉50~100次。能有效健脾和胃、調中理氣、導滯通絡,適用于一些脾胃疾病。
二、及時對癥治療
當脾胃虛弱出現食欲減退、食后腹脹、渾身倦怠、消化不良等癥狀,服用健胃消食類藥物幫助脾胃恢復動力是安全高效的選擇。比如臨床上常用的健脾胃、助消化藥物——健胃消食口服液。該藥由山藥、陳皮、炒麥芽、山楂、太子參五味中藥組成,具有了補脾胃、助消化、兼補兼消、以補促消的特點和功效,且是藥食兩用,安全性特別好,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該藥能促進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,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,臨床常常推薦用于有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食欲減退、食后腹脹等癥狀的病人。這個藥是國家醫(yī)保產品,在臨床有廣泛使用,因口服液劑型的優(yōu)勢,在兒童和老年人人群的使用特別適合。
夏天是消化疾病的高發(fā)病季節(jié),大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注重飲食協調、合理運動、保證良好的心情,科學調理脾胃,強健脾胃,增強免疫力。
(責任編輯:養(yǎng)生知識)
- 元宵節(jié)又稱為什么節(jié),據道教三元說法稱為上元節(jié)(還有中元節(jié)下元節(jié)) — 神奇養(yǎng)生網
- 豆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
- 【鱔魚不能和什么一起吃】
- 葡萄干要不要洗?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疑難雜癥
- 穴位足三里的準確位置圖片,在膝蓋凹陷下方(四個手指距離) — 養(yǎng)生百科網
- 秋季咳嗽怎么辦 教你方法保護肺部
- 雌二醇正常值是多少?雌二醇低怎么補?
- 吃中藥調理身體一般要多久
- 人臨死前的15個征兆,呼氣變涼/手腳冰涼(直視強光牙齒發(fā)黑) — 養(yǎng)生百科網
- 【哺乳期上火的影響】
- 【哪些食物不能和鱔魚一起吃】
- 大姨媽不按照時間來臨,看看這些原因
- 臘八蒜用什么醋比較好,用米醋色澤更綠更好吃(白醋非純糧釀造) — 神奇養(yǎng)生網
- 處暑是什么 處暑要注意些什么